11月15号,中美元首又实现了一场历史性会晤。而对于中美之间而言,台湾问题始终都是绕不开的话题。这一次,中方对台湾有两点很明确的表态。

图:新闻消息

图:释迦 水果

其一,在统一台湾的问题上上,中国必将统一,也必然统一。其二,美国必须停止武装台湾。说完这些,大陆又对台湾释放善意。就在今天(17号),大陆农业农村部在记者发布会上表示:“欢迎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大陆。”

同时,大陆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魏百刚还特意点出两项农产品——石斑鱼和释迦。对于石斑鱼,魏百刚表态将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为石斑鱼输入大陆提供方便。对于释迦,大陆将帮助推进包装厂和果园的注册工作。

2021年9月,大陆海关总署宣布,因检测到有害物质,暂停从台湾进口释迦和莲雾。而在同年的3月份,大陆刚暂停从台湾进口凤梨。而在台湾对外输出的水果当中,凤梨、释迦和莲雾的占比位列前三。

图:新闻消息

图:石斑鱼

数据显示,自从大陆停止从台湾进口上述3种水果后,台湾每年损失将达到40亿元。到了2022年6月,大陆又宣布暂停进口台湾石斑鱼。消息发出当天,台湾石斑鱼产地鱼价应声大跌,从160元/台斤跌到130元/台斤。

不过,相较于上面的三种水果,台湾石斑鱼产业实属咎由自取。一直以来,大陆都是台湾石斑鱼的主要市场。当初,台湾石斑鱼被列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后,便被免除了关税。一时间,不少台湾渔民开始做起了石斑鱼养殖的行当。

在ECFA的加持下,一船又一船的石斑鱼被运往大陆。巅峰时期,台湾一年能将1.2万吨石斑鱼卖到大陆,一周可跑6、7趟渔船。随着销量上涨,台湾渔民的收益也多了起来。渐渐地,成熟的公司和产业链便形成了。

图:石斑鱼

可资本都是逐利的,他们眼里只有钱。为了能将更多石斑鱼卖给大陆,便不停的给鱼池加药。而到了2022年,大陆便以检测出违禁药品为由,暂停了从台湾进口石斑鱼。

当时,台湾学者指出:“由于大陆长期对台让利,导致台湾民众认为,台湾农产品之所以能卖到大陆,是因为台湾的农产品本身很厉害。时间长了,对产品的管制也就不够严格。

而这样的思想,不只是石斑鱼,还出现在了凤梨上。2021年3月,大陆暂停进口台湾凤梨后,台农在电视节目上说:卖给日本的凤梨都是严格挑选的,卖给大陆的凤梨,只要看起来像就行……

图:新闻

这不就是在说,好的留给日本,坏的留给大陆吗?果然,人还是不能惯,容易惯坏。既然道理都懂,为何还要对台湾释放善意。难道又要重新进口石斑鱼和释迦了吗?别着急骂,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台湾积极改正是前提。今年10月,台东县县长饶庆铃率领台东县农会干事、学者和专家前往大陆,向大陆提交农产品整改情况说明。临走前,为了避免意外,饶庆铃甚至是到了北京以后才将行程公开。

由于事先没有沟通,到了北京以后,又临时接到国台办见面邀约,同国台办主任宋涛见面。通过此次见面,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台湾确实在改。包括农残检测,以及有害物标准等,都符合大陆的要求。既然如此,不是没有恢复的可能。

图:饶庆铃和宋涛

原因二:恢复可以,但是要分批、有序恢复。还是拿上面的饶庆铃团来说,台湾这么多县长和市长,为何她这么着急?因为台东县是农业大县,凤梨和释迦是该县的支柱产业。今年距离大陆暂停进口快要两年了,再不恢复都快揭不开锅了。作为县长,饶庆铃当然着急。

同时,由于台东县积极改正。所以,即使恢复进口释迦和凤梨,也从台东县开始。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首批3家包装厂、25个果园和14名农民获得大陆许可,可以向大陆出口相关农产品。

所以,在看到恢复的消息后,我们不能着急,还要看恢复多少。对于40多亿的凤梨、莲雾和释迦市场而言,3家包装厂、25个果园和14名农民的产量能有多少?顶天也就几百万的生意。

图:释迦

虽然几百万并不算多,却也透露了一个信号:大陆给台湾让利,但是台湾不能将大陆当成冤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