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老年人的新手段

网络时代,老年人也逐渐开始使用互联网。但是,骗子们也趁机找到了新的骗术,专门骗取老年人的钱财。下面就来介绍一些骗老年人的新手段。

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骗子们非常常用的手段。他们通常会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公检法工作人员或者警察,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与老年人取得联系,骗取密码或者其他身份信息。通过这些信息,骗子们可以获得老年人的银行卡信息,进而将老年人的钱财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上。

虚假退休金

一些骗子会冒充退休后的社会保障机构或者银行,提供虚假的退休金服务。他们会告诉老年人需要先缴纳一些费用或者税金,才能领取自己的退休金。然而,这些费用实际上是骗子们的诈骗工具。

伪造药品

骗子们还会制造一些伪造的药品,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与老年人取得联系。他们会宣传这些药品可以治愈某些疾病,欺骗老年人购买。这些药品在实际使用中往往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还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网络购物诈骗

老年人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容易被一些虚假的广告骗子所骗。广告骗子通常会发布一些虚假的广告,欺骗老年人购买一些假冒伪劣的商品。当老年人购买并支付了商品费用后,这些骗子就会消失不见,老年人要么收到假冒伪劣的商品,要么就收不到任何物品。

总体防范措施

为了防范这些新的骗术,老年人应该多加警惕。以下是一些防范措施:

1.不要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等。

2.不要相信非官方渠道的信息提醒,如银行、社保等各类消息。如果有疑问,可以上官方网站或者找相关部门了解信息。

3.不要相信虚假药品的宣传,如果需要购买药品,要去正规渠道购买。

4.在参与网络购物时,要多看看商品的评价、店铺的信誉等信息,慎重购买。

总之,老年人应该保持警觉,时刻警惕身边的骗子,才能够更好地避免被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