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存整取跟整存整取有什么不同?
在理财中,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是两种常见的储蓄方式。它们都是指一定时间内定期存储固定金额的钱,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多不同之处。
1.定义
零存整取是指每次存取的资金数额可以不固定,但是最后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才能够取出。例如,每个月存入500元,12个月后满足一定的储蓄总额时才能取出。
相反,整存整取是指每次存取的资金数额必须固定,且时间也是固定的,到期后才能取出。例如,定期存入1万元,期限为3个月,到期后才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
2.利息计算方式不同
零存整取的利息计算方式是按照月存款计算利息,每月存入的金额产生不同的利息,最后将这些利息累加起来。
然而,整存整取的利息计算方式是按照整个存款期限计算的,即到期时按照总存款金额一次性计算利息并发放。
3.存取灵活性不同
零存整取相对于整存整取而言更加灵活,因为存取的资金数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而且可以随时取部分资金。但是,在取款时需要注意累计达到固定储蓄总额的条件。
相比之下,整存整取更加固定,一旦存入之后,不能再进行新增或者取款。
4.风险评估不同
零存整取相对于整存整取而言风险较小,因为资金的投入是分期进行的,而且可以随时取部分资金,降低了风险。但是,由于利息的计算方式是按照存储总额计算的,因此相对而言收益率较低。
相比之下,整存整取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投入资金后不能随时取款,且存款期限也较为固定。但是,由于利息计算方式的特点,整存整取的收益率相对较高。
总结
综上所述,零存整取和整存整取的区别主要涉及到存取方式、利息计算、存取灵活性和风险评估等方面。选择合适的储蓄方式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和风险偏好来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