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已经立秋,但本质上还没告别炎热天气,在长达40天的伏天里,多地还在36℃甚至37℃的高温桑拿天中挣扎。新闻上也不乏有“高温“烤”验太费电”,“5级能效空调开2小时100元电费”的相关报道,而这些报道中也往往都离不开几个关键字,空调和电费。
事实上,除了常见的匹数和空调形态(比如中央空调、风管机、立式和挂式空调),大多数家庭在选购空调时,也要考虑更重要的两个因素,一是价格,二是能效,而这恰恰也是日后不花冤枉钱的门道之一。但这里有个误区,很多用户会认为价格越高的空调就越省电,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那么,价格高的空调一定更省电吗?一级能效的空调与五级能效的空调的差异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探讨。
首先是价格和空调能效的关系,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购买价格越高的空调,就会更省电。但这并非是正确的想法。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能效和能效比。对于空调来说,能效直接对应功耗,它可以为购买空调提供最直接的参考值。在目前市售产品中出现在空调正面的标签就是能效数值,它是表示空调耗能与否的一种分级方式,常见1-3级,1级最节能省电,新闻中曾经出现电费过高的5级能效空调也属于分级产品之一,但由于耗能可怖,已逐步淘汰出市场。
这里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并不是能效越高越好,而是能效数字越小越节能,1>5。
用户在购买空调时,除了比价,更要关注能效等级和能效比(EER)。能效比有自己的计算公式,公式为制冷量/制冷功率。上海家电网曾在“如何选购合适的空调?匹数、能效、变频、噪音读懂不踩坑”中提到过,在耗电功率固定的前提下,它的1级能效标准为3.6,2级能效标准为3.4,3级能效标准为3.2,在制冷量相同的情况下(1.5匹空调3486W),一级能效(计算公式3486W/3.6)的空调要比三级能效(计算公式3486W/3.4)的空调省下0.121度电。所以,即使价格适中的空调,只要其能效等级和能效比合适,也可以做到节能省电。
当然“一分价钱一分货”让存在即合理,毕竟一些高价空调可能会在制冷技术、设计用料和附加功能,比如智能生态方面更为先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价格低的空调就一定费电,市场上还是有很多性价相对较高的一级能效产品,它们也并不逊色于高价空调。
以市面常见的一匹空调为例,下面这台售价仅1899元的小米1匹新1级能效空调就可以通过全直流变频在快速制冷热的情况下做到比老一级能效空调更省电。不过用户在购买时还是要多注意匹数问题,这台大一匹的空调建议使用面积为10-15㎡。
↑小米1匹新1级能效
除了小米这种极具性价比的互联网品牌,老牌格力也有格力云佳这款卖得不错的一匹空调,它同样采用全直流变频技术,在性能和节能方面也非常稳定。它的新一级能效值达到了5.27,略低于小米的5.3(新国标一级能效值为5.0),但考虑到上下浮动的数值,格力云佳仍属于性能强劲又省电的好空调。
↑格力云佳1匹空调
当然,考虑到日常使用场景,能效也并不是决定电费的唯一条件。定频、变频空调,使用频率,是否开启节能模式、房间的隔热情况、房间的南北朝向甚至区间电费等都会带来一定影响。总之,上海家电网建议用户在选择空调时,除了对能效这种“眼见为实”的参数有所了解外,还要进一步考量多方面因素对用电的影响。最后,除了以上条件外,还要再次强调,并非价格越高的空调就一定更省电,选择合适的产品,看准能效分级才能最大化的达到节能、省电、又省钱的目的。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