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是我工作的地方。97年我就读于天津中医药大学,02年到浙江中医药大学读硕士,14年获博士学位,15年到中医科学院基础所博士后流动站,然后从17年开始到现在一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
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于1955年,当时叫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现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也是我们中医界的国家队。
下图的白楼,是咱们国家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当年发现青蒿素的地方。
都说学医难,我要说学中医更难。
我们学中医,不仅要学中医的知识,西医的一门也不少,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背中药方剂、黄帝内经、中医内外妇儿,还要背西医的生理、病理、药理和内外妇儿,读研究生也要做实验。工作后申报国家课题,一点都不比西医少。
给大家看看我的小小成绩,我主持过十项课题,包括国家级三项、省部级2项。
这些是我发表的部分论文和一些证书。
我觉得直到我读了博士后,才真正见识到中医的神奇疗效。而我老师的大医精神对我的影响也很大,跟着老师参加志愿医生的活动时,看到那些国家级贫困县看病难、无力诊治的患者,我也只能帮他们看一次病时,感觉很无奈。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走上了科普之路。我非常希望能够通过医学科普的形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收益,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传播我们的中医知识,发扬光大。
转载请注明作者:申力医生
特长:心血管疾病,妇科疾病,不孕不育,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失眠、焦虑、抑郁类情志疾病。
个人简介: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从事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0余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医养结合分会秘书长,现就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表论文40余篇(SCI 6篇),出版论著9部(6部副主编,3部编委);主持课题9项(包括国家级2项,省部级2项),专利授权2项;研究成果分别获2017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