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辛苦为谁甜
——岳阳市金融服务工作纪实
湖南日报见习记者 何梦君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检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标志。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
近年来,岳阳市金融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金融十条”,以较为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优质的金融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撑,进一步扩总量、提质量、做增量、优存量,开创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强渗透 完善金融体系
“岳阳的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金融经济还有待突破。”岳阳市委书记刘和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该市金融发展的不足。为增强金融与经济的融合度,该市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努力破解经济发展的瓶颈。
金融服务经济,政策是先导。该市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创制一套抓经济、活金融、促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没有源头水的汩汩灌入,哪来下游水的欢腾雀跃?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鲜“动力源”,岳阳把大力引进设立金融机构,作为壮大金融产业、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抓手,近5年来,全市新增各类金融机构55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6家。其中包括引入了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组建融资担保公司9家,实现了县域融资担保机构全覆盖。
水渠通则水流畅。各银行机构将网点向乡镇、村延伸,2012年来累计开业6家农村商业银行、5家村镇银行,打通了金融服务经济的“最后一公里”。银行的壮大为整个岳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的资金源。
目前该市基本形成了涵盖政策性银行、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创业投资基金等层次分明、门类齐全的金融组织体系,呈现出经济金融互促双赢的良好格局。
壮底盘 注入真金白银
企业发展壮大离不开银行的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深入企业,为企业量身定制企业信贷方案。该市先后举办了14届岳阳市银企洽谈会,促进银企对话,为3600多个企业和项目提供了1100多亿元的有效银行信贷投放。
针对企业融资模式单一的问题,该市坚持因势利导、综合施策,打造多元融资渠道。创新信贷品种,引导银行开发与中小企业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品,重点推出了“中小企业融资超市”“农户联保贷款”等创新型信贷产品和服务,每年带动新增贷款15亿元以上,一大批中小企业和“三农”经济组织因此获得了信贷支持。
岳阳市大多数银行设立了中小企业专营机构、服务窗口和普惠金融事业部,建立专门服务队伍,配备专职信贷员,集中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营销;金融管理部门建立小微企业绿色项目库,将行业龙头企业纳入绿色项目库,向各家银行推介。
以中国人民银行岳阳市中心支行为代表的各大银行在政策的支持下,不断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和“两权”贷款试点的工作,大力创建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创新了适宜贫困地区的扶贫特色信贷产品,设立了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制度。
人民银行岳阳市中心支行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两权”贷款试点的扩量增面的目标,持续推进“两权”抵押贷款相关业务,加快了乡村确权办证的步伐。
岳阳市重视培育上市后备资源,确定了3-5家企业重点培育,实行一家企业“一个目标、一名领导、一套措施”的工作机制;举办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培训会,邀请上交所、深交所、省股交所专家讲课,对后备企业进行现场指导。
该市金融办帮助成熟企业加快上市进程,指导推动了“山润油茶”、“湖南龙舟农机”、“三星精密”等改制上市步伐。从2012年到2017年,全市企业累计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312亿元,企业上市工作卓有成效。凯美特气、百利工程科技、道道全等3家企业成功上市,全市境内上市企业达到10家。
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各项存款余额2659.7亿元,比年初增加59.5亿元,同比增速5.3%;各项贷款余额1516亿元,比年初新增197.8亿元,增量排全省第2位,同比增速25%,增速排全省第2位,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重民生 化解金融风险
岳阳市鼓励保险机构建设,出台了“保险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持续开展“诚信服务、十佳百优”评选等活动,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保险、保险欺诈等行为。2017年,全市实现保费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28.4%。
该市牢固树立民生导向,引导金融机构担当社会责任,为“保民生、保稳定”作贡献。特别是各保险机构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和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公众火灾等各类责任保险,推广巨灾保险,铺开保险承接新农合服务,推动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有效对接,基本形成了多层次民生保险保障体系。2017年,全市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74.3亿元,增长29%,居全省前列。
着力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输送“金融养分”,引导推动信贷资金流向“三农”。原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小闽提出,政府的金融服务工作要“加大对地方发展的支持力度,要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岳阳市创新三农贷款产品,全市农险品种增加到8个,2017年承保种植业面积2294万亩、牲畜319.2万头,为219万户提供了保险保障,有效降低了农牧业生产风险。
金融保险产业在抗灾救灾中也充分发挥作用。2017年6月发生了特大洪灾后,该市保险业成立56个抗洪救灾应急小组,灾后理赔1.1亿元,向灾区捐款615.4万元。
近5年来,岳阳市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5%,每年为全市提供3万亿元的风险保障,保险稳定器作用不断增强。
担保机构实力不强、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个重要因素。为此,今年岳阳市启动了市级融资担保公司、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的组建工作,注册资本金分别为5亿元和3000万元,预计10月份正式成立并运营。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工作,为岳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金融动能!”岳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爱武豪情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