矜持是什么意思,矜字除了读jīn,你知道还读什么吗?

她站在镜前,轻抚着那件素雅的旗袍,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犹豫。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如此正式的场合,她想要展现最好的自己,却又不愿显得太过张扬。这种微妙的平衡,用一个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那就是&34;矜持&34;。

一、&34;矜&34;字的正确读音和字义解释

读音:矜(jīn、qín或guān)

&34;矜&34;字有三个读音,分别是读作矜(jīn、qín或guān)。这个字的结构由&34;矛&34;和&34;今&34;组成,&34;矛&34;在上,&34;今&34;在下。&34;矛&34;原指古代的一种长柄兵器,而&34;今&34;则是表示现在的时间词。这两个部分组合起来,形成了&34;矜&34;这个字复杂而丰富的含义。

字义:

jīn

  1. 怜悯,怜惜:~悯(怜悯)。~惜。~恤。
  2. 自尊,自大,自夸:~夸。~伐。~恃。骄~。
  3. 庄重,拘谨:~持。~重(zhòng )。

qín

  1. 矛柄。

guān

  1. 同“鳏”。

二、&34;矜&34;字在古文献中的引用及含义

在古代文献中,&34;矜&34;字的使用十分广泛,体现了古人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说:&3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34;这里的&34;矜&34;读作jīn,意为自尊自重,表达了君子应当有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但不与人争强好胜的处世之道。

《孟子·离娄上》中有言:&34;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34;这里的&34;矜&34;读作qín,意为怜悯,体现了古代圣王对弱势群体的关怀。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描述项羽&34;士卒皆裹足卧,大军中夜不闻人语声。于是项王乃心喜,曰:&39;天助我也。&39;&34;这里虽然没有直接使用&34;矜&34;字,但&34;心喜&34;二字却生动地刻画出了项羽内心的自矜之情。

杜甫在《兵车行》中写道:&34;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34;虽然诗中没有直接使用&34;矜&34;字,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对征战将士的怜悯之情,这正是&34;矜&34;(qín)的另一层含义的体现。

三、&34;矜持&34;在现代应用场景

在现代汉语中,&34;矜持&34;一词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描述人的性格和行为时。

1. 社交场合: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中,&34;矜持&34;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举止得体、不随意张扬的样子。如&34;她在宴会上表现得很矜持,举止优雅而不失礼节&34;。

2. 文学作品:在现代文学作品中,&34;矜持&34;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性格特征。如&34;她是个矜持的姑娘,即使面对心仪的对象也不会轻易表露心迹&34;。

3. 商业谈判:在商业谈判中,&34;矜持&34;可以用来形容谈判者保持冷静、不轻易表露态度的状态。如&34;在激烈的价格谈判中,他始终保持矜持,没有轻易松口&34;。

4. 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34;矜持&34;也常被用来形容学生或教师的行为。如&34;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她在课堂上总是保持着适度的矜持,既亲和又不失威严&34;。

四、在汉字中,有哪些字是与&34;矜&34;字结构相似的?

&34;矜&34;字的结构由&34;矛&34;和&34;今&34;组成,这种上下结构在汉字中并不少见。以下是一些与&34;矜&34;字结构相似的汉字:

1. &34;今&34;:这个字本身就是&34;矜&34;的下半部分,表示现在、当前的意思。

2. &34;令&34;:上半部分是&34;亼&34;,下半部分是&34;卩&34;,常用于表示命令、法令等。

3. &34;弘&34;:上半部分是&34;弓&34;,下半部分是&34;厶&34;,表示宏大、广阔的意思。

4. &34;岑&34;:上半部分是&34;山&34;,下半部分是&34;今&34;,表示山峰的意思。

5. &34;黔&34;:上半部分是&34;炎&34;,下半部分是&34;黑&34;,是贵州省的简称。

6. &34;俞&34;:上半部分是&34;亻&34;(单人旁),下半部分是&34;刂&34;(立刀旁),表示同意、许可的意思。

7. &34;舍&34;:上半部分是&34;&34;,下半部分是&34;口&34;,表示住所、放弃的意思。

8. &34;含&34;:上半部分是&34;口&34;,下半部分是&34;今&34;,表示包含、含蓄的意思。

五、结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在自信和谦逊之间找到平衡。正如&34;矜&34;字所蕴含的多重含义,我们既要懂得自重自爱,又要学会关怀他人。无论是在职场上展现专业素养,还是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得体,适度的矜持都能让我们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游刃有余。

然而,过分的矜持可能会让人感到疏离,缺乏真诚。因此,在保持矜持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正如古人所言:&34;大德不矜&34;,真正有修养的人,往往能做到内心充实而外表谦和。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34;矜持&34;这个词似乎显得有些老派。但其所代表的处世之道,却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性张扬的同时,也要懂得克制;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也要心系他人。

下次当你听到&34;矜持&34;这个词,或许你会想到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褒义词,而是一个包含了丰富文化内涵的汉字。它既可以读作jīn,也可以读作qín,既有自重自爱的意思,也有怜悯他人的含义。这个小小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文化中对为人处世的深刻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