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世界的璀璨之星一华晨宇

许久未写有关花花的文章了,之前两篇关于华晨宇的文章发出后,我遭遇了网暴,着实被吓到。但今天,系统自动将微搜索生成了文章,鉴于微搜索篇幅有限,未能完整阐述观点,特别是《虚幻与现实》这首歌,值得深入探讨,所以鼓足勇气再来补充一些。

还望老朋友们以及所有热爱音乐、心地善良的人们给予我一些支持!因看过南京现场,我又忍不住和孩子奔赴了广州现场。在南京,买的是 1280 的内场票,可座位无起伏,拍摄舞台找人颇为不便。广州则抢的 680 票,虽距离远,但视角不错,且我带了台长焦录像机,笃定只拍人,效果比南京好许多。最关键的是,通过录像机屏幕,能细致观察到花花的每一个表情,实在美妙。

南京场是初体验,更多的是震撼与惊讶。而广州场才让我真正沉浸其中,有了更多感悟。花花情绪饱满,状态极佳,就连那花里胡哨的服装也为他增添不少魅力。虽说不知服化道为何如此安排,让他身着 30 多斤的服装满场跑,这难道不是在消耗他的体力?也给黑子们增加了诸多说辞,称其越来越娘化。巡演至南京时,服装还算正常,不知为何到了广州,风格变得花花草草,难道是因为广州号称“花城”?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其音乐内核。只能说,花花的表现太投入、太出色。

我觉得自己有资格说这番话,因为拍摄了两场演唱会全程。我把大背包放在膝盖上,将录像机置于包上,身体和背包就成了支架。为保证图像稳定,我一动不敢动。说实话,拍摄过程着实辛苦,南京场时,胳膊酸痛得一夜未眠,也没拍到多少;广州场结束时,膝盖僵住,腿都伸不直。同行的朋友说我应好好享受演唱会,而非如此费劲地拍视频。但我觉得很值,680 的票根本看不清人脸,可我却能在摄像机屏幕中看清他每一个细微表情,还能记录下来,有了原始资料与大家分享、回味。正旁边姐姐说“花花的服装啊,真是挡住了好多人”时,他一身榴莲服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