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独联体国家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这些国家是亲手终结苏联的真正凶手,同时也难以避免让自己陷入颜色革命的窠臼。

可偏偏就有一个例外,能过得比大多数独联体国家好,这就是哈萨克斯坦。

我们先来看看世界上那些独联体国家都过得怎么样?

最先倡议独联体的是白俄罗斯、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于1991年12月8日一起在白俄罗斯签订了明斯克签订了《独立国家联合体协定》,简称独联体协定。12月21日,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11国领导人在阿拉木图会晤,通过了《阿拉木图宣言》。阿拉木图宣言签订的第二天,苏联宣告解体。

当然,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中,波罗的海三国早在独联体协定之前就宣布脱离苏联了,自然不能算在独联体范围内。

这些亲手终结苏联的国家,现在谁过的最好?

俄罗斯,经历了混乱的90年代,普京上台后20多年算是恢复了秩序。但原本的超级大国,变成了超级加油站,出口产品只有石油、天然气和粮食,轻重工业基本全毁了。GDP是随国际油价变化而变化,2021年俄罗斯人均GDP1.22万美元,今年受到全面制裁和战争影响,估计大概率会大退步。

白俄罗斯,没有经历混乱的90年代,算是混的最好的。1994年卢卡申科担任首任总统至今,政局相当稳定,甚至一度想要蛇吞象吞并俄罗斯。2021年人均GDP是6700美元,也算小富即安。

乌克兰,作为仅次于俄罗斯的苏联遗产继承国家,乌克兰在美国和苏联忽悠下废掉了自己的核武器,最后发现他们承诺的援助还不足以补偿销毁核武器的费用。乌克兰是把美式民主搞得最彻底的,所以一届总统一个政策,最终经历颜色革命后,彻底倒向美国,成了美国马前卒和俄罗斯死磕。乌克兰,除了传统的油气和粮食产业之外,开辟了代孕和色情业两大产业,算是把欧美式民主贯彻到极致了。目前乌克兰人均GDP仅有4800美元,约等于欧洲最穷国家。

阿塞拜疆,人均GDP4700美元,时不时找邻国亚美尼亚干仗。

亚美尼亚,人均GDP4600美元,时不时找邻国阿塞拜疆干仗。

乌兹别克斯坦,人均GDP1900美元,中亚五国中的小透明。

土库曼斯坦,人均GDP10000美元出头,靠着里海沿岸石油,赚的盆满钵满。土库曼斯坦1995年就号称亚洲唯一一个中立国家。虽然中立,可国内管制相当严格,禁止任何的外国书籍包括报纸、杂志等入境流通,外国人入境也是80%拒签。戏剧、歌剧、芭蕾、时尚类的节目和广告在这里完全没有踪影。当然,上网也上不了。这大概是最富裕的苦行僧了。

塔吉克斯坦,人均GDP900美元,亚洲最穷的国家之一,没有油气资源,还大部分都是山区,过得太难了。

吉尔吉斯斯坦,人均GDP1200美元,可以说是相当贫穷。

最后说哈萨克斯坦,人均GDP达到了10000美元。和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同为里海沿岸国家,都是富得流油。但哈萨克斯坦又有别的特点。

哈萨克斯坦在苏联解体的时候,是俄罗斯最亲近的朋友,一度和白俄罗斯差不多。这对于自诩欧洲国家的一直向西看的俄罗斯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和大多数独联体国家一样,哈萨克斯坦也很认同俄罗斯的大哥地位。俄罗斯为主导的几个国际组织,如集体安全组织、欧亚经济联盟,都是形成了俄罗斯当大哥,哈萨克斯坦当二哥的格局。经济和军事上和俄罗斯高度一体化,最起码保障了哈萨克斯坦的内部稳定和外部经济交流。

和白俄罗斯一样,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之后一直由纳扎尔巴耶夫担任总统,直到2019年才辞去职务推荐托卡耶夫为总统候选人。纳扎尔巴耶夫垂帘听政期间,就爆发了今年年初的那一场骚乱。

这场骚乱,和独联体国家的颜色革命、阿拉伯各国的阿拉伯之春如出一辙,给哈萨克斯坦造成了很大困难。最后,还是俄罗斯以集体安全组织名义出兵,帮助哈萨克斯坦恢复了秩序。

毫无疑问,塑造哈萨克斯坦的是首任总理纳扎尔巴耶夫。他提出了三梯队理论,“第一梯队是俄罗斯及所有中亚邻国,第二梯队是中国,第三梯队是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

在经济交流上,纳扎尔巴耶夫也很有一套。他提出了欧亚经济联盟的构想,进一步向俄罗斯看齐。可当中国经济腾飞之际,他又让哈萨克斯坦成了“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诞生地。

2022年,哈萨克斯坦顺利完成了权力交接。新任总统托卡耶夫再也不提所谓的三梯队理论了。

托卡耶夫在俄乌冲突上的态度,就很鲜明。他曾对普京明确表示,不支持乌东四地区“公投入俄”的结果,不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的独立地位。

普京大帝没有当场给他一个耳刮子就很客气了。

从那时候起,欧美各国就开始发起了对哈萨克斯坦的拉拢行动。11月,托卡耶夫回见欧盟代表,表示要和欧盟扩大战略伙伴关系,深化下一步合作。于是,西方舆论就开始充斥着“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渐行渐远”、“哈萨克斯坦与西方是双向的”、“哈萨克斯坦将是下一个乌克兰”的论调。

事实证明,这些欧美人还是有些太单纯了。哈萨克斯坦并没有打算放弃和俄罗斯合作。毕竟,首都努尔苏丹距离俄罗斯边境仅有100公里,而俄罗斯边境旁边,就是俄罗斯的生命线——太平洋大铁路。哈萨克也并没有推出俄罗斯主导的一系列国际组织。

那么,哈萨克斯坦到底回朝哪个方向走?

这一点,反面典型是乌克兰。

乌克兰本来就有俄罗斯在苏联时代赠与的土地。如今两国交恶,俄罗斯要把赠与土地拿回来,不能说完全正义,但至少师出有名。

而哈萨克斯坦,北方四州是俄罗斯赠与的,东部人口密集区半数来自于沙俄对清朝中国的讹诈侵占。哈萨克斯坦如果真要给俄罗斯上眼药水,真的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乌克兰至少还有犹太人的情谊、有欧盟稳定后方。哈萨克斯坦找俄罗斯死磕,先不说撑多久,美国能越过伊朗或者俄罗斯或者中国把武器装备送过来吗?

同时,另外两个正面典型也值得深思。

第一个正面典型——土耳其。

土耳其,守着不收费的土耳其海峡,就掐住了俄罗斯黑海舰队出门的钥匙。美国想在巴尔干搞事情,需要找土耳其修军事基地,想在叙利亚、伊拉克、伊朗搞事情,还需要土耳其支持。更何况,土耳其加入北约,还心心念念想加入欧盟。这积极性,让美国很满意,即便是军事基地地租多贵也咬牙认了。可土耳其却从来没有找过俄罗斯麻烦,甚至有些“亲俄”,反而是对中亚西亚各国各种乱认祖宗,匈奴、突厥、回鹘都成了祖宗,毫不掩饰自己成为中亚西亚霸主的野心。这种爱出风头的二愣子,美国和俄罗斯都喜欢。

第二个正面典型——印度。

印度建国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方针,不与苏联和美国冲突,专心做第三世界老大。印度宪法里写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然后就获得了苏联支持,各种苏联工业支持,武器售卖,一下子让落后的印度引来了工业化。可印度也不得罪美国,甚至很多时候长袖善舞很考虑美国利益。反倒是第三世界国家,不管是东南亚,还是隔海相望的非洲,在资金技术及其匮乏的情况下,竟然完成了一波扩张潮流。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国,七十七国集团的发起国,对美俄两国游刃有余,可以说是占尽便宜出尽风头。

所以,哈萨克斯坦否认俄罗斯吞并乌克兰四州之地,同时大多数立场与俄罗斯一致。其实不是倒向美国欧洲,恰恰是保持一定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同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同为一带一路途径国,既有相互合作的部分,也有相互竞争的部分。俄罗斯在俄乌冲突后受到制裁才回过味找中国加强经贸合作。哈萨克斯坦可是最先倡导一带一路的国家。

不得不说,哈萨克斯坦这种保持相对独立自主,同时在中俄两国中间游刃有余,避免因为美国陷入动乱的状态,是最优选,给自己的未来多了一条路。

哈萨克斯坦,不会向乌克兰那样引火烧身,也不会像白俄罗斯那样与俄罗斯高度绑定,而是学土耳其、印度独立自主却左右逢源,这也算是哈萨克人民之福吧!

我是历史知事,期待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