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1997年圣诞节前夕。
郭富城发行了全新唱片《唱这歌》,其中有首歌曲叫做《战场上的快乐圣诞》。
惯例是小美作词。
这首歌无关情爱,也非感恩或励志。
而可以称作,天王年代那些“硝烟和战火”的写照。
别有意趣。
当谭咏麟和张国荣先后宣布退出香港乐坛颁奖礼。
乐坛陷入真空,苦候多年的张学友正在踌躇满志。
但刘德华突然异军突起,不但杀进十大金曲奖,此前在“谭张争霸”期间被激烈争夺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更被刘德华连续三年夺得。
1993年,后起之秀的黎明从刘德华手里将该奖项抢过去。
1994年,刘德华鼓勇重来,再次夺回。
1995年,黎明再度登顶。
1996年,终于轮到张学友拿了这个奖项。
1997年、1998年,厚积薄发的郭富城创造了连庄纪录。
1999年,刘德华时隔五年再次拿奖。
2000年,郭富城重回巅峰。
而每一年,媒体都做足功课,谁人造马、谁人欢笑而又谁人失意?各种采访和话题不绝于耳。
成功撩动争胜的人心。
这就是天王年代的“战火与硝烟”。
那个年代的比较无处不在。
比如衣服是黑是白、表情是喜是闷,又比如唱片销量也是一个被比较的话题,如果你十万他八万,销量数字输掉的人就会被写声势不振。
而这些事件其实都是圈子里的司空见惯。
所以在1997年,小美写出了这么一首歌,整首歌宛若朋友间的闲时谈话,很有画面感。
上半部分是好友闲谈。
圣诞将至,两个圈中好友相聚、闲谈圣诞,谁发了唱片、谁的播放量多少,哪家唱片公司发了新海报,你买唱片送围巾,他或者就送签名海报,种种斗智斗力,不一而足,而争斗何益呢?其实不如减少敌意、共唱首诗。
下半阕话锋一转,回到未成名的时候。
仍然记得那些青涩诗句,圣诞时的欢笑与梦想。
但时间早已远去,光阴不再,心绪也再不相同。
这种简约写实中夹杂禅意写意的辞章,放眼整个华语乐坛,也唯有小美一人能够驾驭。
非常喜欢郭富城的演绎。
咬字清晰、张弛有度。
嗓音褪去了少年奶音的感觉,转而有了一种略厚的磁性,但与此同时仍保有清澈感,假声应用更可谓恰到好处,尤其最末一句尾音的颤音处理,从虚化实,堪称妙到毫巅。
确可称得上当年的一首巅峰之作。
其实天王亦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