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物”是什么?
“发物”指的是能够引发或诱发疾病或症状的食物。从广义上来说,“发物”指的是在健康人或患病服药者的饮食过程中,由于饮食不当而引发某种病症或影响机体康复的一类食物。从狭义上来说,“发物”指的是能够导致类似于现代医学所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食入性食物。这类食物往往含有异种蛋白、刺激性强或含有某种激素,会干扰人体的激素平衡。
“发物”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来说,在健康人或患病服药者的饮食过程中,由于饮食不当而引发某种病症或影响机体康复的一类食物都可以被称为“发物”。从狭义上来说,“发物”指的是能够导致类似于现代医学所指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的食入性食物。这类食物往往含有异种蛋白、刺激性强或含有某种激素,会干扰人体的激素平衡。
哪些食物属于发物呢?一般来说,发物的范畴非常广泛,生活中很多食物都可能是发物。例如,在《本草纲目》中,明代大医李时珍提到:“羊肉大热,热病及天行病疟疾后食之必发热致危。”此外,他还说:“凡服药不可杂食肥猪、犬肉、油腻羹腥臊陈臭诸物;凡服药不可多食生蒜、胡萎、生葱、诸果、诸滑滞之物。”在《随息居饮食谱》中,李时珍也提到:“鹅动风发疮,鸡多食生热动风,胡椒动火,黑大豆性滞壅气,荞麦发病疾。”这些食物都属于发物,发物的性能各有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 第一种是发热之物,如薤、姜、花椒、羊肉狗肉等。
· 第二种是发风之物,如虾蟹、椿芽等。
· 第三种是发湿滞之物,如饴糖、醪糟、米酒、芡实、糯米、大麦、小麦等所制的米面食品及各类豆制品,荤油肥肉油煎炸食品、乳制品(奶酥酪)等。
· 第四种是发冷积之物,如梨、各种冷饮、冷食、大量的生蔬菜和水果等生冷之品。
· 第五种是腌腊的发物,如咸菜、腌苋菜梗和糟肉、火腿腊肉和香肠等。
在春天养生时,哪些食物应该避免食用呢?一般来说,健康人不需要忌食任何发物,只要体质没有偏颇,或者没有疾病,任何食物都可以正常食用,而且也不会引起不适的反应。但是,有些慢性病患者食用某种食物后会令旧病复发,或令新病加重,这就需要引起注意,并要适当忌口。
· 对于阴虚火旺体质者,建议在春天避免食用羊肉,因为羊肉性热,容易扰动相火导致虚火上浮,会加重阴虚火旺的体质。此外,春季天地之间风木当令,木气升发得羊肉之温热,木火升发过度容易导致火热上扰。对于患有发热或一些传染病的人,建议在春天避免食用羊肉。如果实在要吃,建议搭配冬瓜、丝瓜、黄瓜等凉性食物,以平衡羊肉的温热之性。·阴虚火旺体质或患有疮疡眼疾的人,春季不宜食用韭菜,因其辛辣温热,易加重病情,使人感到神昏目暗。
·虚寒体质者春季不宜食用猪头肉,因其性偏寒凉,易伤阳,导致肺咳、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旧病复发,或引发偏头痛、头晕、胸闷等不适,或导致肢体及面部浮肿等症状,且春季风木偏旺,易致上实下虚,应避免再伤阳气。
·过敏体质者(特禀体质者),易患过敏性疾病,如皮肤病、哮喘等,春季不宜食用香椿,因香椿得木气而生发之力甚强,易导致虚火上浮,引起荨麻疹、丹毒、湿疹、中风、惊风、痹证等旧病复发。
·脾胃虚弱者春季不宜食用竹笋,因其性微寒,易伤阳,导致四肢发冷、泄泻、腹部冷痛,竹笋的生发之力强,易扰动人体风气,导致脾胃受损。
·是否属于“发物”应根据体质而定,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食物因人而异,张仲景明确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五味入口,不缺偏多,酸味过多易伤牌,得宜则补体,否则易成疾。体质不同需忌口的食物也不同。
·例如,体质属热者,羊肉可称为发物,而寒性体质者则无妨;
·再如,甜腻油脂类食物对痰湿肥胖者可称为发物,而对津液不足者则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