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流流行期间,但凡发现家里孩子发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喂奥司他韦,然后去医院。到了医院,医生会看状态还不错,然后开一些感冒药,让你回去吃药观察。这时候一定要求医生化验血常规。化验费大概十几元,但指标能让医生知道严重度,还可以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实现精准治疗。

给大家分享血常规知识,一般看这三个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大于10时说明,感染较重,需要输液。小于10时说明不严重。可以凭着抵抗力扛过去。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中性粒细胞高,淋巴细胞就会低,反之亦然。

中性粒细胞高是细菌感染,常见受了风寒,或者不爱洗手的孩子,不具备传染能力。它的发病特点就是反复高烧,每次发烧几乎都是38.5度或以上。它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抗菌,主药是头孢类的广谱类的抗生素。然后根据症状搭配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或者止咳药。

淋巴细胞高是病毒感染,病毒是具备传染能力的。所以患了甲流,淋巴细胞一定高。它的发病特点是侵犯上呼吸道,病毒具有复制能力,当病毒载量越来越大时,就会侵犯肺部,导致持续的咳嗽或者肺部的感染。这时主要治疗方式是抗病毒。比如奥司他韦,抗病毒颗粒……,当病毒导致一些继发性感染时还需要用到头孢类抗生素,比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

为什么说在甲流流行期间要首先用奥司他韦?因为单纯发烧,你根本无法确定是受凉还是甲流。这时候假如是受凉,喂了奥司他韦,它不仅能治疗甲流还对甲流有预防性作用,避免你后续治疗中合并甲流感染病情加重。假如是细菌感染,医生一般会建议服用奥司他韦三天。假若发烧是因为甲流,会因为起初阶段服用奥司他韦大大缩短病程,本来两个星期可能缩短至2?3天。

发烧时有人建议洗热水澡进行物理降温,其实是不对的,医生会建议洗温水澡。为什么有温水和热水的区别呢?温水澡的确能带走体表热量实现物理降温。但热水澡呢?它会消耗人体能量,从中医角度来说会损伤人体正气。你会发现汗蒸之后,大多是疲劳的。所以,中医并不倡导汗蒸的养生方式。发烧原本是体内免疫力与细菌或是病毒抗争。抗争的过程中将体内的环境变成了战场,这时洗个热水澡,会因为能量的消耗和正气的损伤削弱抵抗力,这时“病毒”就会占上峰。病情就会加重。

所以,发烧期间一定不能洗澡。因为水的温度你没法掌握。什么是温水?什么又是热水?弊远大于利。39度洗热水澡还会让人晕厥。这时温水湿毛巾擦拭身体就是最好的物理降温。

风寒和风热都会导致发烧,风寒感冒吃风热感冒药,风热感冒吃风寒感冒药,会有火上浇油的后果,会让感冒持续加重。有一些西医依然会根据都归属感冒药,不辩证随意开药。所以,有人感冒吃药持续加重。是因为用药失误起了反作用。而中医就可以根据舌苔辩证。舌苔白为风寒,舌苔红黄为风热,很容易就可以辩证用药。所以,让西医全员学习中医的基本辩证知识,不仅能提升治病效果,而且可以指数级的降低误诊导致错误用药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疫情三年,很多网上学习的医学院实习生也开始顶岗实习了。医改任重而道远,以药养医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学习基本的医学知识非常有必要。正是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知识,在关键时刻,可以让你自救。